及早規劃老年長期照顧 家中早點做無障礙環境
許多人會思考自己退休後的經濟生活,但是可能很少有人想過萬一自己或長輩失去行為能力,對家庭、經濟可能帶來的衝擊。老人福利聯盟表示,四十歲後就應該及早未雨綢繆,自行規劃好財務和住宅的無障礙環境。
(李人岳報導)
經濟、社會繁榮發展,醫療科技進步,國人平均年齡逐年升高。然而,雖大多數人都知道位退休生活作準備,卻很少注意到萬一自己或父母不再有能力照顧自己時,該怎麼辦?及早未雨綢繆,規劃一套長期照顧計畫就越來越重要。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秘書長吳玉琴就說。
「台灣在失能及長期照顧的準備上,說實在是沒有!很多時候大家都措手不及,像醫院,一但有長輩中風,整個家族都亂了!因為從來沒有思考過長輩有一天會失能!」
吳玉琴進一步分析,規劃完整的長期照顧資源,必須先了解個人健康歷史、可能需要的支持服務,以及了解家人、朋友所能提供的協助;此外,財務準備是否充足,住宅環境是否合宜,都是考慮因素。
「40歲以後的環境就應該是無障礙環境,因為你希望的,是一個可以終老的家。所裝潢上應該盡量減少可能讓人跌倒的設施,生活上防滑、防跌倒的設施都是規劃老年生活應該思考的。」
面對這些生命中可能不願意碰到,卻隨時可能發生的遭遇,值得每一個人及早思考、及早準備。
======================================================
※引用資料來自:Yahoo新聞!2007年10月12日星期五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1012/1/m7s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