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消基會檢測 一成四免洗餐具含鉛過量 







消基會昨天公佈免洗餐具檢驗結果,不少大賣場販售的吸管、免洗湯匙、咖啡棒,都被驗出含鉛量超過標準值。學者也指出,在太熱、太酸的飲料或湯品當中,都可能將鉛等重金屬溶出,呼籲民眾盡量少用。(記者許敏溶攝)


黃橘色餐具含鉛最多

〔記者許敏溶、楊雅民、王昶閔/台北報導〕免洗餐具在日常生活被普遍使用,消基會表示,檢測大賣場、飲料店等場所,發現四十一件免洗餐具樣品中,共有六件免洗湯匙、吸管、咖啡棒被驗出含鉛量超過一百ppm的安全標準值,不合格比例高達一成四,販售地點包括家樂福、大潤發、松青等知名賣場或超市。

不過,衛生署食品衛生處簡任技正馮潤蘭說,食品容器的重金屬標準有兩種,一是材質測試標準,看材質內含的重金屬是否超標。對民眾健康關係較大的則是溶出標準,是看在某些高溫、酸鹼值環境下,是否會溶出過量重金屬,導致民眾吃下肚造成健康危害。溶出試驗都是採用六十度或九十五度的高溫來測試,鉛溶出量不得超過一ppm,消基會這次的檢測是屬前者,鉛不得超過一百ppm,兩者差一百倍。

衛生署:不代表溶出標準過量

官員強調,這些疑似違規產品,在非高溫及正常使用下,溶出重金屬很微量,對健康風險很低,民眾不必恐慌。衛生署說,檢出違規的產品已請衛生局採樣抽檢,並先請業者自主下架。家樂福、大潤發和松青超市表示,不合格的商品將全面下架,待供貨商提出檢驗合格證明再恢復上架。

被驗出含鉛的免洗餐具包括免洗湯匙、可彎吸管與咖啡棒,其中吸管被驗出含鉛過量比例最高,不合格率高達二成一,而黃色、橘色等有顏色免洗餐具被驗出鉛過量最多。

消基會秘書長吳家誠說,鉛對腎臟、神經系統會造成危害,尤其對兒童具有高毒性,微量鉛會導致孩童智力發展遲緩、學習障礙,而這些綠、黃、橘色的免洗餐具,都是必須用鉛作為染料,最容易被驗出含鉛量超過標準值。

吳家誠質疑,歐盟規定電腦的塑膠中不得檢出含有重金屬,台灣卻連用在吃的東西還可允許驗出一百ppm以下重金屬,明顯落後。馮潤蘭回應,歐盟規定電腦等電子產品的塑膠材料不得含某些重金屬,是基於對環境污染的考量,而非直接對人體的傷害,兩者不適合類比。
 

=====================================================


不耐酸熱 免洗餐具少用

〔記者許敏溶/台北報導〕台灣師大化學系教授吳家誠指出,目前製造免洗餐具的材料相當多,但仍以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為主流。PP耐熱溫度約一百二十度,不受環境濕度影響,缺點是低溫時韌性較差;PS耐熱度較低,大約九十五度造成軟化,對陽光照射酸鹼度適應程度差。

吳家誠說,不同材質的免洗餐具,只要含鉛或其他重金屬,在太熱、太酸的飲料或湯品當中,都可能將鉛等重金屬溶出,由於一般民眾很難分辨免洗餐具可承受幾度高溫液體,建議最好不要使用免洗餐具,若不得已要使用,最好以塑膠的原色,也就是透明為主。

長庚毒物中心主任林杰樑醫師說,PP是微波專用的材質,PS則是俗稱的保麗龍材質,而PP材質本來就比PS材質耐熱,但同樣是PP材質,品質好壞也因為使用材料與技術,耐熱程度也會有所差異,像是有些彩色顏料若添加在PP上,可能不到其耐熱度就會溶出,或者喝酸性的果汁、可樂,就可能導致有毒物質溶出。

林杰樑說,不同製造廠商因為技術與材料的差異,PP及PS的耐熱度會有差異,可能在更低溫度時就會導致添加顏料或重金屬溶出,建議政府應進行測試並訂出規範,輔導業者儘速依循新標準。

 


=====================================================

 

※引用資料來自:自由時報!2009年3月4日  星期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aei0701 的頭像
    faei0701

    faei0701的部落格

    faei07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