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時存腦本 可防老年失智


中時 更新日期:2008/06/16 04:33 張翠芬台北報導



失智症可以預防嗎?專家一致表示:「當然可以!」而且必須從年輕就開始多動腦、儲存「腦本」。但是「動腦」不等於「煩惱」,若是在壓力、憂鬱、焦慮的環境下過度用腦,反而會使大腦海馬體萎縮,造成記憶力減退。



台灣失智症協會昨日舉辦國際研討會,根據統計,目前全世界有兩千五百萬名失智病患。台灣失智症人口已超過十四萬,其中僅約五%患者源自遺傳,隨著人口老化,失智症罹患人口將有增無減。



煩惱≠動腦 切忌壓力下用腦



前台北榮總一般神經內科主任劉秀枝表示,失智症主要是類澱粉斑塊沈積在大腦皮質和海馬迴中,造成神經元受損,這種腦病變在發病前三、四十年即開始。也就是說,八十歲發生失智症的人,其實四十歲時腦中已慢慢出現病變,建議中年之前即應開始「多動腦」預防。



劉秀枝發現,很多人錯把「煩惱」當「動腦」,尤其忙碌的上班族,每天忙不完的公事,大家都覺得自己「用腦過度」。她說,真正的用腦並不會「過度」,只會越用越靈光。如果動腦讓你覺得痛苦、焦慮、有壓力,反而使大腦的海馬體萎縮,讓人無法專心,甚至記憶衰退。



宅男宅女易失智 運動可預防



台大醫院神經科醫師邱銘章指出,在尚未被診斷為失智症前,有些人已開始出現記憶力退化等輕度認知功能缺損;若合併糖尿病、高血壓、中風等危險因子,加上承受壓力、憂鬱、焦慮,不喜歡社交活動,老是在家當宅男、宅女,一年內有十%會變成失智症。若能多動腦、多參加益智活動,認知功能仍有逆轉改善的機會。



劉秀枝強調,「多動腦」的方法很多,以閱讀雜誌、書報最有效。打牌、打麻將、拼字遊戲、填數獨、造訪親友、看電視、聽收音機等休閒活動都是「儲存腦本」不錯的選擇。



另外,運動也能活化大腦,降低腦中類澱粉含量,美國曾對五千九百多個女性進行追蹤調查,發現運動量高的人比平常少運動的人,智能衰退比率少卅四%。另有研究發現,每周至少走路一個半小時的人,智能減退比每周走路少於四十分鐘者少很多。



=====================================================


※引用資料來自:Yahoo新聞!2008年6月16日 星期一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616/4/11b1c.html


=====================================================



擺脫老年失智恐懼


優活 更新日期:2008/06/17 10:57 uho編輯部



台灣已走向高齡化社會,「抗老」成為熱門風潮,越來越多的人不但在體力、外型上想留住青春腳步,更期望大腦也能常保新鮮,擺脫老年失智的恐懼。



失智症(癡呆症)是因為腦細胞退化,造成記憶力及其它神經功能減退,程度嚴重到足以影響日常生活。臺安醫院神經內科 黃尚本醫師指出,造成失智症最多的原因為阿茲海默症(毒性物質—類澱粉斑沉積於腦部,約50-60%),其次為血管性失智症(腦中風引起,約20%),混合性失智症(阿茲海默症合併腦中風,約10%)及其它疾病引起(如巴金森氏症、水腦症、梅毒、愛滋病、憂鬱症引起,約10%)。



現今65歲以上人口約2.5~5%有失智症,因此估計台灣有五萬到十萬的失智人口。其盛行率隨著年齡增加,約每增加五歲即增加一倍,所以80歲以上的老年人約20%有失智症。



黃尚本醫師表示,近來不少研究顯示,動脈硬化、高血壓、糖尿病等,都是失智症的危險因子。而且小中風也會使失智症的症狀加重。因此控制這些疾病、清淡飲食等,乃是預防之道。



多動腦、算術(如買東西、算錢),多作休閒活動(如打麻將),持愉悅心情,擴大社交網絡,多與親朋好友談天,遠離憂鬱症,使大腦永保活力。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457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aei0701 的頭像
    faei0701

    faei0701的部落格

    faei07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