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犬狂咬 女娃縫百針 |
玩耍激怒 頭皮撕裂血淋淋 「真不忍」 |
【林世雄╱台中報導】一名兩歲女童跟媽媽回台中縣外公家,前天傍晚與外公家的黑色土狗玩耍,突遭土狗咬傷,頭上有十多道深可見骨的傷口,頭骨也露出一大塊,家人緊急將她送醫,縫了一百多針,救回一命。獸醫師研判,可能女童和狗不熟,玩耍時動作太大才受攻擊;建議幼兒與寵物相處時,大人應在旁陪伴。
傷痕纍纍
郭姓女童前晚被送到梧棲童綜合醫院急救。該院急診室主任盧立華說,女童滿頭滿臉都是血,不斷哭喊「好痛、好痛」女童母親慌張地說:「我的孩子被狗咬了,請醫師趕快看看她。」
頭部傷痕深可見骨
盧立華表示,他見女童傷勢嚴重,先將女童頭髮剃光,檢視傷口發現頭部共有十處,最長的傷口達十公分,有的傷口深而不規則,傷痕深可見骨,頭皮有嚴重撕裂傷,額頭、臉頰、下巴也有抓傷的傷口,頸部則有狗的咬痕及瘀青,「讓人看了十分不忍」。
院方隨後幫女童清創縫合傷口,觀察一小時後,發現女童恢復情形良好,就讓女童回家休養。
未來傷疤應不明顯
盧立華說:「小朋友的皮膚恢復功能好,傷口如果照護良好,未來應不會留下太明顯的痕跡。」
女童母親告訴醫護人員,當時她和女兒都在庭院裡,女兒正和外公飼養的四歲黑色土狗「KURO」玩,她突聽到女兒慘叫,轉頭一看,發現「KURO」把女兒壓在地上,她立刻衝上前去抱起女兒送醫。盧立華說:「幸好家長及時制止,否則小孩恐有生命危險。」
中山動物醫院獸醫師黃銘峰研判,女童因為和肇事土狗不熟,可能玩耍時動作太大激怒小狗,才遭攻擊,「飼主應將狗送到訓練所,接受基本的服從訓練,讓小狗不會隨便生氣咬人;家長也應教小孩了解如何與動物相處,告知孩子在狗發情或吃東西時,情緒不穩定,不要接近牠們,以免發生意外」。黃銘峰說:「幼兒沒有判斷與行為能力,當幼兒與寵物接觸時,大人須陪伴。」
2歲童遭狗攻擊過程
1
女童在外公家庭院和外公飼養的土狗KURO玩耍。
2
女童母親突然聽到女兒慘叫,她轉身過去,看到土狗已壓在女兒身上,攻擊女兒。
如何避免被狗攻擊
.勿單獨接近、觸摸、逗玩陌生的狗
.狗接近發出低吼時,先保持不動再緩步離開
.陌生的狗靠近嗅聞,應任牠嗅聞但不要摸牠
.不要朝狗奔跑,也不要快速跑開
避免直視狗的眼睛,這對狗有挑釁意味
.勿接近進食、大小便、睡覺或受驚嚇的狗
.不要逗弄帶著幼犬的母狗
.勿踢狗、用石頭丟狗或向牠大叫
.遭狗撲倒,應全身縮成一團靜止不動,勿尖叫掙扎
狗低吼尾下垂 應避免靠近
專家之言
台灣狗醫生協會秘書長何承謙提醒,幼兒與寵物相處、互動時,大人一定要在旁邊,以免寵物獸性大發時,幼兒又不知閃避。他說,要減少寵物攻擊人,首要是善待動物,若主人平日動不動就打寵物,會在寵物心中留下陰影,日後小朋友接近寵物而有類似打的動作出現,寵物就可能會反撲。
背毛豎起是戒備訊號
何承謙指出,一般而言,若寵物背毛豎起、尾巴下垂夾在後腿或發出低沉聲音,顯示寵物已進入戒備狀態,此時應立刻讓小朋友與寵物分開。中山動物醫院獸醫師黃銘峰認為,國外寵物管理制度完善,反觀台灣,除專業動物訓練師外,即便是獸醫師的養成過程與訓練,對動物行為的研究都嫌不足,致使寵物攻擊民眾的情況一再發生,政府應注意的問題。記者林世雄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