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歲男罹糖尿病 險失明 |
視網膜出血 病例增加漸趨年輕化 |
【黃靜宜╱台北報導】隨著糖尿病年輕化趨勢,連帶使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瀕臨失明的患者也有年輕化現象。書田診所眼科主任顏敏芳最近即接獲兩例年輕糖尿病患因疏於控制血糖,也未接受視網膜檢查,導致視力嚴重受損,兩人都曾因玻璃體大出血導致眼前一片黑影、伸手不見五指,經過清除血塊治療,視力雖暫時恢復,但若不再嚴格控制血糖,隨時有再出血、失明的可能。
定期追蹤
顏敏芳表示,二、三十歲就罹患第二型成年型糖尿病不少見。例如一名三十七歲男子,十年前就知道自己血糖偏高,但因沒有不適症狀,未積極控制。三年前因視力模糊就診,視網膜已有輕微的非增殖型病變,替他進行雷射治療後,病人依醫囑定期回診;去年底眼睛又出問題才回診,除視網膜病變外,還引起玻璃體出血,眼前一片黑、根本看不到路,靠著友人攙扶才能走進診所,視力連零點一都沒有。
清除血塊挽救視力
後來醫師替他清除眼底血塊,才把視力搶救回到零點七、零點八。不過,顏敏芳說,因患者血糖久未控制,視網膜已有許多新生血管,無法消除,只要稍微用力就可能再度出血,他仍隨時有失明可能。
另一起個案也才三十六歲,這名女性患者知道自己有糖尿病已有兩年,雖然努力控制血糖,但效果不佳,最近突然發現右眼視力僅剩零點一,視網膜也水腫,另一眼也有玻璃體出血,視力可說接近失明邊緣。
每萬人有兩名罹病
顏敏芳提醒,一旦知道有糖尿病,立即前往眼科接受視網膜檢查,定期回診追蹤。
台大醫院內科教授莊立民表示,糖尿病確實有年輕化趨勢,六至十八歲的第二型糖尿病患十年前幾乎看不到,但近十年來發生率約每萬人一至兩人,而年輕族群有一半幾乎都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因此有必要加強宣導。
預防及控制糖尿病注意事項
◎少吃高油、高糖、高熱量食物,避免肥胖。
◎糖尿病初期無症狀,易忽略;病情進展到一定程度,則有吃多、喝多、尿多等典型症狀。
◎病情輕微者,藉減重、控制飲食及運動,有機會控制。
◎糖尿病患應定期檢測血糖,按時服藥。
◎糖尿病慢性併發症包括視網膜病變,早期病變視力不會受損,不易察覺,一有糖尿病,應定期檢查眼底。
資料來源:台大醫院教授莊立民、書田診所主任顏敏芳
※引用資料來自:蘋果日報!2007年07月14日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