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暴紅嗎?加入職場星光幫!
想成為職場紅人嗎?快加入工作的星光幫吧!(圖/chien) |
文/蔡馥陞 圖/chien
最近電視、報紙、甚至網路部落格上,最紅的是什麼?許多人應該馬上會聯想到由歌唱新人賽事裡所崛起的星光幫吧!這一群平均年齡二十幾歲的好男好女,不但讓節目收視率節節高升,更重要的是,他們極其扣人心弦,讓死忠的觀眾時刻期待著他們出現在螢光幕前,網路上相關討論也累積了可怕數量的文字。
到底他們有什麼魅力或特質?而同樣是初出茅廬、默默無名,處境其實非常相似的新世代職場新鮮人,又可以從他們身上學習到什麼呢?
熱情與認真
如果為星光幫的歌者們除去製作單位的包裝,我相信他們骨子裡頭都有一個共同性:愛唱歌的靈魂。
好吧,姑且不論這一點是不是也經過包裝。但我們都知道,這節目走到今日境界多少是有點出乎意料的,因此他們應是真的極度渴望投入歌唱事業而參與。也正因為歌唱是最愛,一旦當作職業,他們將極度樂在工作!
就如同西雅圖Pike Place市場裡那些將拋接、處理、販售魚鮮以遊戲方式融入工作的販子,甚至還邀請客人一起玩,多棒呀!日本人漢字裡頭的「愛情」,其實也包含著這種意思,對工作如果有一種熱愛、呵護的情感,你會盡心盡力並自得其樂。
處事心思細膩
速食時代讓大家不自覺地以快速、應付的心態來處理工作挑戰。某些天才型的選手(或員工)可能還可以靠應付達成不錯的表現。但是天才畢竟在少數,況且在不錯與優秀之間仍有很大差距。
你是否在書寫企劃書時「地」、「的」不分、或漏東漏西,直到上台報告了才被一點點地指出來?就像一首歌曲之所以動人,是藉由對每一個音節、轉折、收尾的處理,加上傳神的情感而成,職場工作也須從細膩中見品質。
此外,不僅在工作內容上,對職場人際關係、同事情緒等,如果也能保持一份細膩的觀察並給予適切的應對往來,或許不見得能讓自己攀龍附鳳、急速升遷,但至少也能讓自己在職場中八面玲瓏、來去自如。
勤練自學能力
除了特有的音色與天份,這些歌者在參賽的前、中、後,必定詳實蒐集與歌唱相關的資訊,同時觀摩他人表演,並找機會到KTV等場所練唱,為的是「從做中學」,讓資訊有機會真正內化為己有。
職場新人應時刻蒐集與自身執掌相關的訊息與案例,看看別人怎麼做的,然後嘗試沙盤推演、情境模擬,想想他人的做法是否合適自己的職務?是否合適在自己公司情境下進行?怎麼調整?如此,真正的工作任務一旦下來,因為早已胸有成竹,就能有恃無恐。
莫忘展現潛力
年紀最小的參賽者謝震廷只有十三歲,卻撐到倒數階段才被淘汰。其實,過程中他的表現也常有那個年紀多少會有的不穩定。但什麼原因讓他一路過關,被留了下來?是「未來發展性」!
在企業裡頭,上司對下屬「嘗試錯誤」的耐心、或指派任務的信心,同樣有很大一部分來自於對該員工的潛力認知。那麼在職場中如何展現潛力呢?除了年紀以及透過上述持續學習來確保自己「真的」有潛力,如果能常以創新的方式、夠強的心臟,去抓住每一個經過身邊的機會,嘗試接受預期超過自己能力一些些的任務(但如超出太多,也別硬扛),即便最後無法做到盡善盡美,也要努力從不足之處學習並顯示負責(即使任務已結束也要提出事後完整的檢討報告與改善方案)。
以上對於增進他人對你的潛力認知,以及對自己的潛力開發,都相當有助益。國內外經理人通常也會有一套衡量員工潛力的(不)成文標準,請想盡辦法旁敲側擊,然後讓自己符合其中每一要項。
創造特色與話題
唱歌深情穿透力強,講話卻氣若游絲、稍被兩三句感人的話碰觸就忍不住淚水潰堤、清亮歌聲加上全身散發出陽光般的王子氣息、能唱也能跳的動感歌手、轉音技巧出神入化給它轉到百轉千迴!相信稍微看過一兩次節目的觀眾,都能輕鬆地憑藉著這些描述,指認出所隱喻的參賽者。這就是特色的重要性。有特色,總有個情境上司會想起你、總有個任務性質會讓人覺得非你不可。有特色,即便許多時候會有小出槌,也是瑕不掩瑜,因為他人的聚焦之處是在於你的特色。而具有正面的話題性,則可保護自己不被遺忘在冰宮裡,做個可有可無的員工最危險了!
四兩撥千斤的智慧
例如楊宗緯雖然人紅是非多,甚至被爆負面消息,仍然能夠在周詳全局後選擇一個處理的策略。無論他的暫時離開參賽內容是急流勇退或是以退為進,至少相當程度地利用了一些技巧,例如:焦點轉移、轉換身份出現(從「不符資格的參賽者」變成「萬眾期待始出來的PK挑戰者」)等,顯示了四兩撥千斤的智慧。更重要的是,誰沒有過去,當你的過去資歷並不優秀、甚至不光彩,至少要懂得往未來看,以自己最有把握的方式,尋求重生。
良性的競合關係
節目中所有選手由始至終呈現出一種既競爭又合作的良性關係。這樣子的關係如能出現在職場,將有助於整體員工(而非個別、少數)的共同成長。
因為焦點非常透明而清楚:所有人一切作為都單純地為了進步,如果我跟你合作,不會佔你便宜,如果我跟你競爭,那是因為我覺得雙方都有自己的一套,可以爭取該任務或職位,此外也不會影響我跟你在其他任務的合作。
如此一來,大家花在相互猜忌、設防的時間與成本自然減少,在專業成長面向上的投入也增加了。
尋找伯樂 而非芭樂
職場上有兩種老鳥,一種是肯真心提攜、教導、開發後輩能力的伯樂,一種是每天巴望著將自身對公司七奇八怪的思想、抱怨「整套移轉」給你的芭樂。
找到伯樂,他/她能給你事業上的建議、分享過去經驗與故事、引介重要人士等。找到芭樂,所謂的建議十之八九也不過是透過你遂行他自己意志,形成共犯結構罷了(例如:傳授你如何不露痕跡地將公司資源公器私用等),小心為妙。
值得注意的是,伯樂不見得真比我們老或資深很多,多數人往往忽略了伯樂是可以來自於與自己各方面條件相近的同儕。例如星光大道的參賽者,清楚並欣賞彼此在歌唱上的優勢,並相互promote(稱頌對方、為對方抬轎、尋求表現機會等),亦不啻為彼此拉抬的伯樂。
======================================================
※引用資料來自:自由時報!2006年07月04日星期三
留言列表